耐火襯里是工業爐內的保護層,起到耐高溫和保護結構免受熱沖擊,磨損和侵蝕;爐窯耐火內襯通常采用耐火磚砌筑而成。
一、耐火襯里是什么?
耐火襯里是一種特殊的耐火產品,它是爐窯內的保護層,作為一種絕緣形式來承受高溫,熱沖擊,磨損和化學腐蝕。耐火襯里通常安裝在爐膛內部的保護層,保護爐體結構免受高溫影響。耐火內襯可以采用耐火磚或者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決于爐窯的等級和內部材料的化學結構。
二、爐襯材料和耐火襯里厚度
爐內耐火襯里的厚度一般在80mm-300毫米之間,取決于冶煉的爐窯的型號和冶煉的物質。
轉爐耐火襯里的厚度是多少?
轉爐的耐火襯里由兩層,外層采用鎂質耐火料厚度50-100mm之間,內層采用鎂磚砌筑厚度為300-500mm之間。風口區和渣線區域內襯容易損壞,采用鎂鉻磚或熔鑄鎂鉻磚效果較好。
耐火襯里材料:
耐火襯里原料由耐火骨料,粉料,結合劑,外加劑,水或其他液體組成,制成不定形耐火制品或定形耐火制品,用于各種加熱爐的內襯使用。一般在使用現場以澆注、震動或搗固的方法澆筑成型,也可以制成預制件使用。耐火澆注料一般具有較高的常溫強度,可以制成預制件在窯爐旋工現場安裝,如連鑄的中間罐用耐火澆注料堰板預制件安裝耐火澆注料主要應用于冶金工業窯爐,也在石油、化工、建材、電力和機械工業窯爐和熱工設備中廣泛使用。
三、耐火襯砌工藝
耐火襯里的砌筑工藝非常重要,合格的耐火襯里能延長熔爐的使用壽命并降低能源成本。大多數耐火襯里由耐火磚砌筑,整體澆注耐火材料也是安裝耐火襯里的方法。由于耐火襯里長期處于高溫環境下,內部結構會發生復雜變化,需要定期進行維護,確保持續生產。
耐火磚的砌筑工藝分三種
1、平砌法
耐火磚平砌法多數用于爐墻,也有少數用于爐底的下層?,F在常見的平砌法,為磚墻的“一順一頂”砌法。環形砌磚也采用平砌法;
2、側砌法
耐火磚側砌法主要用于兩個部位:一是鋪底磚層,例如平爐及加熱爐的爐底;二是側砌拱頂,例如平爐出鋼口拱;
3、豎砌法
豎砌又稱立砌,主要用于兩個部位:一是爐底的上層,例如平爐底及高爐底;二是爐底的工作層,例如平爐底。
耐火磚應用廣泛,窯爐,熱風爐等一些工藝設備需要它做耐火材料。它的砌筑方法多樣,根據工程選擇。
四、耐火磚制作工藝
制作耐火磚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1、從室溫到200℃,此時溫度不宜過快,以免機體開裂。在隧道窯中煅燒時,溫度不應超過200℃。
2、200-900℃,在此階段應加速升溫。便于有機和雜質在坯料中的化學反應。在600~900℃期間,窯內應保持較強的氧化氣氛,以避免“黑心”廢物的發生。
3、900℃至最高燒成溫度:在高溫階段,升溫應穩定,保持氧化氣氛,使鋼坯受熱均勻,防止鋼坯開裂。由于在1100℃以上的高溫下燒結收縮率非常強,收縮率達到5%,因此保持溫度梯度平緩和消除內部應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粘土制品的止火溫度一般高于100~150℃的燒結溫度,如果燒結后的粘土的燒結溫度范圍較窄,則止火溫度適當降低,在50~100℃左右比較合適。
粘土耐火磚的燒成溫度應保證粘結粘土充分軟化,并與熟料細粉、粗粒面層充分發生反應,以粘結熟料顆粒。使產品具有適當的強度和體積穩定性。燒成溫度一般為1250~1350℃。如al2o3含量最高,則產品的燒成溫度應適當提高在1350~1380℃左右。燒成保溫時間一般為2~10h,以保證產品內反應充分,并使產品內外質量一致。
4、冷卻階段:根據產品在冷卻段的晶格變化,在800~1000℃以上的高溫階段應迅速冷卻溫度,在800℃以下應減慢冷卻速度。其實在實際生產中,實際使用的冷卻速度不會對產品造成冷裂危險。